2019年9月20日

我家有個開心農場

前幾天從山上下來時,車上聊天,聊到大家的祖傳家園夢,朋友說他認識的一對夫妻也因為嚮往農村生活而搬到台東,最後卻因為沒有找到共處的方法只好放棄田園夢回歸城市。
聽完大家都深覺可惜⋯艱難的第一步終於踏出了,但似乎更難的還在後面。
然後今天終於去看了因環資中心推薦而知道的這部《我家有個開心農場》。
非常建議懷有田園夢的大家都先去看看這部片,看看同是都市鄉巴佬的他們怎麼從無到有募集資金開始一切,又怎麼從貧瘠土壤中完全不懂土地運作到養成一片沃土。

當初,傳統農法專家Allen曾對他們說:只要多樣化,第七年時,會進入一個完美的平衡中,你會發現整個農場的運作進入一個好像浪頭上衝浪的感覺。
#我好愛Allen
前幾年,John跟Molly真的無法體會這可能發生的機率?因為他們的生活就是在每一年看似開始順利後,又出現新的挑戰。
解決了土地貧瘠的問題,卻引來地鼠肆虐將樹根啃掉;土地復育後,各種果樹蓬勃,但大量果實遭鳥類啃食....
一年復一年總有新的問題需要克服...直到第七年,看到老鷹來了、貓頭鷹來了、吃地鼠的蛇來了....整個生態圈的萬物真的進入了一個圓滿的循環中....
原來一直堅持下去,不斷傾聽大自然的聲音,就能找到平衡的狀態。
散場時看到有老師帶小朋友一起來看,我不知道他們能吸收多少,但是種子已經植入,他們看起來心情愉快,而我因為這些希望種子又感動惹。
#我家有個開心農場
#生命是共生共榮
#你的無常是他人的養分
#沒有害蟲每個存在都有其意義
#攝影根本上帝之眼
#居然感動到大哭😭我的哭點到底有多低啊啊阿
#我可以二刷歡迎找我再去一次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推薦閱讀:(看完影片再回來讀這篇,感受更多!)
https://e-info.org.tw/node/220023
過去,中國東北的黑土區是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,也是全中國最肥沃的土地,然而農民為追逐糧食產量和經濟效益,在土地上過度使用化肥、種植單一作物,導致土壤有機質降低,黑土層變得越來越薄。學者認為,每形成1公分厚的黑土至少需要200年,但目前卻以每年1公分的速度流失,一年流失掉珍貴的黑土體積可能達超過一億立方公尺。
世界各國也逐漸注意到現代化農業活動對環境的危害,2018年時奧地利一名果農因違法噴灑殺蟲劑,導致鄰近的50個蜂群因此死亡,他被以「蓄意危害環境」,判處果農一年有期徒刑,以及賠償超過兩萬歐元。
無「毒」有偶,台灣同樣無法置身事外,今年初在台東縣卑南鄉發生數千隻鳥集體死亡案例,台東縣動物防疫所送驗後,發現從死亡鳥屍胃部穀物檢驗出「加保扶」農藥殘留,確定這些鳥是被農藥毒死。
除了動物與土地,「綠色和平」更在2008年提出一份報告,表示農業活動密集消耗能源及化學,如肥料過度使用、農耕地林木濫伐、土地變更及密集畜牧等,對氣候變化造成重大的影響。研究估計,因這些活動而排出的二氧化碳可能高達165億噸,約等於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17%~32%。因此呼籲,肥料飽和轟炸必須停止,政府也要逐步廢除對化肥的補助,並執行肥料縮減政策。
為此,台灣的農委會於2017年底開始推動「10年農藥減半」政策,希望能將台灣的農藥使用量從9139公噸降為4570公噸,可讓單位面積平均使用量從12.73公斤降為6.3公斤,預計在2027年達成。
而這些案例所指涉的概念,其實就是「生物多樣性」,生物多樣性看似是物種的保育、生態系的維持,與人為的農糧作物無關,然而今年的聯合國的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」(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),就將主題訂為「我們的生物多樣性,我們的糧食,我們的健康」(Our Biodiversity, Our Food, Our Health),特別強調生物多樣性的維持,是人類飲食和健康的基礎,不僅可以促使糧食系統改變,更是改善人類健康的關鍵。
其實農業與畜牧就是人類與自然密不可分的證明,生物多樣性不能把人類排除在外,我們必須能夠把生物多樣性的概念納入現在的生產與消費模式之中,才能真正保全生態系統。
生物多樣性提供的生態系服務,讓人類呼吸乾淨空氣、飲用安全的水,吃健康的食物、同時獲取營養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就指出,生物多樣性在自然環境中的喪失,可能導致人體微生物群的多樣性減少,造成免疫調節作用減弱,以及非傳染性疾病的發作。由此可見,我們的飲食和健康仰賴生物多樣性,然而,我們的糧食系統和農業卻正在導致生物多樣性瓦解。
根據聯合國的統計,過去100年來,有超過90%的糧食作物品種、50%的家畜品種都已經消失,不再出現在農場裡面。雖然現代人的生活看似每天都有充足的糧食和多樣的食物可供選擇,但是和幾個世代前相比,現代人實際的飲食變得均質化,很多以前我們的祖父母吃過的食物,已從餐桌上永遠消失。
一座生物多樣性的農場,除了可以抵抗農藥與化肥,更可以增加作物的健康,以及人類與環境的保全。也許我們沒有辦法自己闢建一個農場,也沒有能力買到「杏花巷農場」的雞蛋與友善環境農作物,然而可以選擇在地小農的農作物消費,我們可以尋找友善動物與環境的「非籠飼雞蛋」、「無毒農業」等認證標章。
同時,我們也應該找個周末離開城市,去一趟郊外,看一看農作物們的產地,認識自己餐桌上的食物來源,看看他們是如何被對待,就等於是我們如何對待自己與家人,每天消費時小小的注意,可能就是讓世界變好的大大助益。
電影預告片:https://youtu.be/wRt0kQOmZn4
「杏花巷農場」(The Apricot Lane Farms)。圖片來源:IMDb

沒有留言: